鲅魚水餃 鲅魚是刺少且長的很規(guī)矩的魚類,很適合剔出肉來做水餃。每年春秋鲅魚上市的季節(jié),若是海邊人家不吃上這么一口,就算白活在海邊了。 鲅魚餃子的餡料,必須選用一斤以上、極其新鮮的大鲅魚,餃子面應(yīng)當和得軟一點,皮搟得大一點,煮出來的餃子,晶薄剔透的皮內(nèi),飽含著白綠相間的肉丸,像裹著一層薄皮的大魚丸子。咬一口鮮嫩清新,滑軟鮮香。魚的鮮美,肉的滑潤,韭菜的香味,香而不膩,仿佛有鮮湯香汁要從口角邊流出,令人回味無窮。 3.韭菜炒海腸 海腸原來僅煙臺及蓬萊沿海有少量出產(chǎn),在膠東漁民中又稱“海雞子”。別看這海腸樣子不怎么樣,但是人家可是不可貌相,營養(yǎng)成分可是很不錯的。海腸也不怎么容易捕撈到,聽說是在早春時節(jié),還得是在大海風流肆虐之時,那時候的海腸是最美味的時候了。韭菜被稱為涮腸草,韭菜籽和海腸含有人體所需VE等多種微量元素,這兩種菜配合在一起,腸斷脆甜韭菜鮮香,就成了一道特別適合男人的菜。 4.膠東大包子 膠東大包是煙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種餡食,基本特征是個大,白胖胖,圓嘟嘟,一個包子沒有半斤也有四兩多重。包子皮厚厚的、亮錚錚的,多是摺成圓形或者長條形,一口咬下去還看不見包子的餡。正宗的膠東大包子用玉米葉代替籠布,吃起來別有一番鮮香。 5.魚鍋片片 魚鍋片片是非常大眾化的一種膠東漁家特色美食,將各種剛剛捕撈上來的鮮活海魚,共同放在一口大鍋中,僅佐以鹽、面醬等簡單的調(diào)料,不久就會熱氣騰騰、魚香滿屋。此時,在大鍋的上緣,順序貼上用玉米面制成的片片(餅子),不用很長等待,片片貼在大鍋上一面就會呈現(xiàn)焦黃色澤,依次取出,再在大鍋中撒上翠綠的韭菜葉,一道色香味和營養(yǎng)價值俱全的美食制作就大功告成了。 6.白菜心拌海蜇皮 大白菜,要選秋天產(chǎn)自本地的大白菜,這樣的菜心才夠水潤,夠甜美。等到冬天,那窖過的大白菜,取其嫩心,切成細絲,和海蜇皮涼拌上一盤,甜絲絲,脆生生,爽口爽心,那才稱得上是絕妙的滋味。雖然取材相同,只因時間上的差異,同樣的一款菜在口味上又有著微妙的區(qū)別。 7.蓬萊小面 蓬萊小面系煙臺傳統(tǒng)名吃,歷史悠久。面條為人工拉制,當?shù)厮追Q“摔面”,條細而韌,鹵為真鯛(俗稱加吉魚)熬湯兌制,加適量綠豆淀粉,配以醬油、木耳、香油、八角、花椒等佐料,每碗一兩,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。 8.玉龜油炸糕 玉龜油炸糕外觀金黃,香甜適口,汕面不膩,外酥里軟,粘不沾牙,入口即化,沒牙的老人也能享用。別看這一個小小的炸糕,里面的門道可不少。玉龜炸糕在制作手法非常講究調(diào)面的軟硬度、餡料的口味,油炸的火候等。香噴噴,熱乎乎,酥酥的,一咬糖汁兒就流出來了,放置數(shù)小時后,依然外焦里軟。 9.丹桂粉腸 粉腸先是流傳在天津北京一帶,約在110年前傳入膠東,結(jié)合了膠東魯菜文化的特點進行了改良。突出了蔥姜及醬香味,使之逐漸成為膠東一帶的地方特色美食。在三十年代的老煙臺街上,頗為流行。當年經(jīng)營此類食品的店家都生意興隆,是當時上至富有階層,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吃的美食,現(xiàn)在四十歲以上的煙臺可以說是格外偏愛。 丹桂粉腸是用豬肉、淀粉、姜、蔥等原料再加上專門的配方做出來的,很多煙臺人都喜歡吃,位于紅利市場129號的專賣店每天顧客盈門。 10.醉螃蟹 腌制醉螃蟹必須用活螃蟹,將蓋、鰭、鰓去掉,再把它的兩只鉗拍碎,加上花生油、辣椒油等作料腌制,不放鹽,靠螃蟹自身的味道來提鮮。。醉螃蟹在0°條件下,只能保鮮15天,再加上花蟹必須用鮮活的,因此市面上并不多見,想要吃上這一口還需要一點兒耐心和緣分。
上一篇: 蓬萊月底要去蓬萊,第一次去不曉得要去看什么景點,當?shù)赜猩逗贸缘?,麻煩有?jīng)驗的人解說一下唄,謝謝
下一篇: 中西飲食文化有什么差異
求關(guān)于悉尼的人文、風情、民俗、建筑。
煙臺有啥特色好吃的???
煙臺特色小吃有什么?要快!
澳大利亞旅游景點有哪些?澳大利亞著名景點推薦一下
日本的飲食禮儀有哪些?
煙臺哪有好玩的,好吃的?
4 2
164 0
139 0
128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