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答:陜西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,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有著許多中華文明、中國革命和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。為充分展示陜西旅游獨特魅力,特向社會公開征集陜西旅游宣傳口號。要求參賽作品要高度概括“陜西旅游”的特征,賦予鮮明的“陜西旅游”象征意義,具有引導(dǎo)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旅游的感染力:
大好河山!常來,長安
根據(jù)官方發(fā)布的海報可以看出,一生一世的取景地之一就是在西安城墻這里。
西安城墻位于西安的一環(huán),城墻又被稱為西安明城墻,它是中國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,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作為旅游城市的西安,每年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的人們不計其數(shù)。
城墻全長13.7千米,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年),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竣工,是在明太祖“高筑墻、廣積糧、緩稱王”的政策指導(dǎo)下,在隋、唐皇城的基礎(chǔ)上建成的,當時是西安的府城。
西安城墻現(xiàn)有城門:永寧門、朱雀門、勿幕門、含光門、安定門、玉祥門、尚武門、安遠門、尚德門、解放門、尚儉門、尚勤門、朝陽門、中山門、長樂門、建國門、和平門、文昌門。這18座城門的形成時間和規(guī)格各不相同。
西安古城墻最大的特點可能就是規(guī)模之大。在歷史的長河里,很多古城多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,西安城墻不但保留相對完整,現(xiàn)在還可以在城墻之上繞著走上完整的一圈,只不過這一圈有點長,有13.7KM,能夠走上一圈的游客并不算多。但我來到這里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走完一圈西安城墻可不一定非得徒步。毫不夸張的說,西安城墻之寬,如果需要的話真的可以行車。所以城墻上有許多租自行車的,騎上一圈也不容易,但確實會有游客選擇這種方式游玩,真的算是開了眼界。
1、古都西安,軒轅之鄉(xiāng)。
2、秦俑臉上寫氣魄,城墻站立看世界。
3、十三帝王根,中華五千魂。
4、古城古都古風(fēng)韻,長久長美長平安。
5、華夏文脈,時尚古都。
6、絲路起源,中西樞紐。
7、千年帝都,盛世長安。
8、繁華千年帝都,時尚魅力重鎮(zhèn)。
9、西安,沒有圍墻的歷史博物館。
10、詩城史城,古城西安。
11、一挖一堆寶,一步一首詩。
12、長安都城西安景,科教高尖聚滿城。
13、千年古城,創(chuàng)領(lǐng)未來。
14、燦爛古都,創(chuàng)業(yè)新城。
15、一城古韻,滿目新風(fēng)。
16、唐人之故里,絲路之源泉。
17、盛美十三,古今西安。
18、歷史字典 千年古都。
19、秦聲嘹亮,千年帝都。
20、秦俑城闕雄,漢唐長安城。
21、漢服唐詩繁榮地,“白鹿”“秦腔”吐新曲。
22、一朝步入西安,一日讀懂千年。
23、數(shù)千年古都雄風(fēng),八百里秦川厚土。
24、秦風(fēng)唐韻靚西安。
25、西望長安,秦俑故里。
26、周秦漢唐,盛世長安,文明西安。
27、刻在秦磚漢瓦上的名片。
28、絲綢之路起點,華夏文明之都。
29、領(lǐng)先長安,漢唐庭院。
30、歷史醉天下,文明冠古今。
31、世界古都,璀璨西安。
黃鶴樓與中山名城的旅游標語:夢中黃鶴影,身前樓中來 北京市:不到長城非好漢 上海市:上海,精彩每一天 重慶市:世界的重慶,永遠的三峽 廣西南寧市:綠城尋歌壯鄉(xiāng)情 湖南長沙市:多情山水,天下洲城 四川成都市:成功之都,多彩之都,美食之都 山東曲阜市:孔子故里,東方圣城 山東日照市:游山登五岳,賞海去日照 陜西咸陽市:中國金字塔之都——咸陽 湖北宜昌市:金色三峽,銀色大壩,綠色宜昌 河北邯鄲市:游名城邯鄲,品古趙文化 河南三門峽市:文化圣地,天鵝之城 江蘇南通市:追江趕海到南通 浙江寧波市:東方商埠,時尚水都 浙江嘉興市:水都綠城,休閑嘉興 浙江富陽市:富春山水,孫權(quán)故里 廣東廣州市:一日讀懂兩千年 廣東中山市:偉人故里,錦繡中山 廣東江門市:僑鄉(xiāng)山水風(fēng)情畫 海南三亞市:天涯芳草,海角明珠
1、待到秋來九月八,我花開后百花殺。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。
2、碧池新漲浴橋鴉,分鎖長安富貴家
3、長相思,在長安。
4、長安大道沙為堤,早風(fēng)無塵雨無泥(李賀《沙路曲》)
5、豪家沽酒長安陌,一旦起樓高百尺(韋應(yīng)物《酒肆行》)
6、古城西安南郊,有一座寬敞的寺院,叫慈恩寺。寺內(nèi),一座氣勢雄偉的七層磚塔拔地而起,巍然屹立,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。
7、碧池新漲浴橋鴉,分鎖長安富貴家(杜牧《街西長句》)
8、咫尺畫堂深似海,憶來唯把舊書看,幾時攜手入長安。
9、花萼樓前雨露新,長安城里太平人(張說《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》)
10、西安春風(fēng)花幾樹,花邊飲酒今何處。
是的。發(fā)“碟”音。 源于先秦時期,是吃的意思。直到現(xiàn)在,陜西關(guān)中的方言中,咥依然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個用語,是吃的一種方式,從字面意思看,吃至極致為之咥。其基本特征為老碗(很大的碗)盛食,“狼吞虎咽”,吃出快樂,吃出氣氛。要達到咥這一境界,一般需具備如下條件:
第一,身體要好、食量要大;第二,從事重體力勞動且在餓透之后進餐;第三,飯菜可口且盛食器物要大。除此之外咥時不必坐著、準確的姿勢應(yīng)該是蹲,其次是站著,假若在進食時能發(fā)生讓人唾涎的聲音且汗流面臉,如此才是秦人最為標準的咥。
上一篇: 西安旅游的朋友圈(西安旅游的朋友圈配文字)
下一篇: 西安旅游二號線路查詢(西安旅游二號線路查詢圖)
4 2
164 0
139 0
128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