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是選修課,難度肯定不大。基本只夠教完韓語??,也就是語音部分,都是韓語最基本的母音、輔音之類的。不過完全只教語音的話,課程太枯燥,所以老師一般會抽一些時間來教一些基本的短語,肯定也只限于???,也就是打打招呼,吃吃飯再說88之類的。把語音看了,考試基本能拿70%的分吧。
別的學校我不知道,我們魯東大學今年剛開的韓語選修課,我是韓語專業(yè)的,我們視聽老師開的選修課
1.你好———啊尼啊塞喲
2.謝謝———康桑喔密達
3.對不起———比呀內
4.接電話時說的喂———哦不薩幼
5.我知道了———I ges mi da
6.真的嗎?———cong ma
7.不用擔心———koo zong ma sai yao
8.漂亮———yi pu da
9.小姐 ———a ga xi
10.不是的———a ni ao
11.姐姐同性———噢尼,異性時———露納
12.男對男叫哥哥———HIONG
13.女對男叫哥哥——— O BA
14.為什么———wei
15.走吧———ka za
16.請坐 ———an jie saiyou
17.很高興認識你———pang ga xi mida。
18.誰???———lu gu sai yao?
19.到站請叫我們——喲可嘢 拖差卡米昂 啊咯阻塞喲。
20.請帶我們去XX——噶吉忒喔阻塞喲
韓國也是學校和學校之間會有些不同 可以和你說我們學校的(我初三) 以下為韓國時間 8:30 到校 一天6節(jié)課 3:30 結束(我不上選修課,呵呵,所以這個時間回家) 3:30之后大部分學生會在學校在上一節(jié)選修課(選修課根據個人愛好……) 基本是4:20結束 每個月的第一個和第三個周六的上午上學 每節(jié)課45分鐘 中午吃飯時間是1小時 每節(jié)課下課是10分鐘
一、盡可能的收集各種相關資料,資料來源可以是網上的旅行游記、攻略,相關國家的中文旅游書,或者請教去過的人等。
二、交流工具也很重要,填出入境單、過境、辦簽證、取錢等等難度相對較高的時候都需要用它。
三、語言不通,不懂外語的人出國必然要麻煩些。有了充分的準備,在國外交流總結了幾點:一、盡可能的運用肢體語言,稱為比比劃劃,動作越夸張越好,想辦法表達出要表達的意思,外國人知道不會外語,會站在對方角度去揣摩意思,沒人會笑話,就算笑了,也是一種很友好的笑,重要的是不要怕別人笑,笑最多的其實是自己的同路人,總是笑得前仰后翻。二、把要問的問題寫成英語或者當地語言,比如地名、賓館名、景點名、車站名等,再拿出來問人,不需要語言,只需要動作就可以解決問題,有時比說更管用。三、把旅行當免費留學,路上學習一些常用英語單詞,不但學得快、記得牢,而且都是最實用的,比花錢請老師強。
四、國外生活著很多華人,也有很多中國人旅游,還有不少諸如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香港、臺灣的人都會中文,甚至部分日本、韓國人也會一些簡單中文,尋求他們的幫助是最有效的。
五、因時因事因地因人隨機應變,這點很重要。每個人有不同的方法,大家只能意會了。
截止2022年1月5日韓國旅游簽證恢復時間沒有確定。 目前沒有韓國出境旅游。恢復時間也不清楚。韓國個人旅游簽證有效期90天(包括單次,多次旅游簽證)。 韓國團體旅游簽證,屬于C3簽證是90天以內的綜合性短期簽證。持臺灣護照及香港特別行政區(qū)護照的來訪者可免簽證在韓國停留30天。
旅游管理專業(yè)當然要學外語,英語很重要,我們學校的課程到大二就有旅游英語和旅游韓語,任選,但是我們這里語言環(huán)境好,大家都在校外學了韓國語所以有一定基礎,我選的是英語,搞旅游很重要的外語,無論到時候是在酒店或者導游,都可能接觸老外。
數學的話,大一有微積分,大二就沒有了,應為在經濟管理學院,所以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,其實對專業(yè)影響不大。
一、人文科學領域
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/學分 負責人 開課單位
1 大學語文 36/2 吳天明 文學院
2 寫作 36/2 張 杰 文學院
3 佛教與中國文學 18/1 高文強 文學院
4 涉外秘書 18/1 劉禮堂 文學院
5 文學原理 18/1 唐鐵惠、張杰 文學院
6 普通話正音 18/1 蕭 映 文學院
7 現代漢語研究 18/1 蕭國政 文學院
8 當代大眾文化 18/1 張榮翼 文學院
9 20世紀中外文學名著鑒賞 18/1 趙小琪 文學院
10 中國新詩鑒賞 18/1 方長安 文學院
11 小說美學六講 18/1 李建中 文學院
12 文化研究導論 18/1 李 松 文學院
13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欣賞 18/1 趙小琪 文學院
14 簡明中國史 36/2 何德章 歷史學院
15 簡明世界史 36/2 向 榮 歷史學院
16 西方當代人文主義哲學主流 18/1 何衛(wèi)平 哲學學院
17 宗教學導論 18/1 徐 弢 哲學學院
18 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 18/1 蘇德超 哲學學院
19 邏輯學導論 36/2 費定舟 哲學學院
20 人文科學概論 36/2 李維武 哲學學院
21 美學概論 36/2 彭富春 哲學學院
22 倫理學 36/2 張傳有
倪素香 哲學學院
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23 實用商務英語 18/1 劉四平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24 英語演講藝術 18/1 阮 琳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25 英美語言與文化 18/1 韓 瑋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26 學術英語寫作 18/1 王 軍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27 電視節(jié)目導論 18/1 夏倩芳 新聞與傳播學院
28 攝影藝術與攝影流派 18/1 蘇成雪 新聞與傳播學院
29 音樂欣賞 36/2 江柏安 藝術學系
30 東方電影 18/1 黃獻文 藝術學系
31 中外舞蹈名作欣賞 18/1 李 格 藝術學系
32 舞蹈形體與氣質培養(yǎng) 18/1 孟曉莉 藝術學系
33 世界經典電影欣賞 18/1 彭萬榮 藝術學系
34 中國歷代禁書概覽 36/2 吳永貴 信息管理學院
35 書法賞析 36/2 王三山 信息管理學院
36 文化遺產與旅游 18/1 周耀林 信息管理學院
37 國際商務函電 18/1 孫 平 經濟與管理學院
38 體育欣賞 18/1 朱衛(wèi)雄 體育課部
39 孫子兵法研究與應用 36/2 陳云金 軍事教研室
40 中國教育名著導讀 18/1 陳聞晉 教育科學學院
41 書法知識 18/1 陶梅生 教育科學學院
42 中外大學史話 18/1 劉亞敏 教育科學學院
43 古籍鑒賞 18/1 李玉安 圖書館
44 武漢大學校史 18/1 徐正榜 檔案館
二、社會科學領域
45 演講與口才 36/2 陳建軍
陳翰武 文學院
46 表達與溝通 18/1 萬 喬 文學院
47 社會心理學 36/2 張掌然 哲學學院
48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西方社會思潮 18/1 趙士發(fā) 哲學學院
49 交流技巧 18/1 陳秋勁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50 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36/2 張李義 信息管理學院
51 網絡信息檢索 18/1 黃如花 信息管理學院
52 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 18/1 王 清 信息管理學院
53 國家公務員與公務員錄用制度 18/1 熊傳榮 信息管理學院
54 企業(yè)競爭情報 18/1 查先進 信息管理學院
55 項目管理 18/1 陳 遠 信息管理學院
56 經濟學原理 18/1 陳忠斌 經濟與管理學院
57 現代實用會計 18/1 郭均英 經濟與管理學院
58 管理溝通 18/1 李錫元 經濟與管理學院
59 市場經濟模式概覽 18/1 趙 偉 經濟與管理學院
60 管理學原理 36/2 徐 珊 經濟與管理學院
61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(fā)展 36/2 張秀生 經濟與管理學院
62 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 18/1 龍子泉 經濟與管理學院
63 水資源經濟 18/1 伍新木 經濟與管理學院
64 國際法與國際組織 36/2 黃 進 法學院
65 社會轉型與轉型社會 36/2 劉祖云 法學院
66 法律理念與法律意識 36/2 汪習根 法學院
67 環(huán)境與資源保護 18/1 李廣兵 法學院
68 憲法基本原理 18/1 秦前紅 法學院
69 勞動權利保護法 18/1 張榮芳 法學院
70 當代環(huán)境法的理論與實踐 18/1 柯 堅 法學院
71 知識產權法 18/1 寧立志 法學院
72 文化人類學 36/2 朱炳祥 社會學系
73 城市與城市社會 18/1 向德平 社會學系
74 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 36/2 丁 煌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75 當代國際關系與中國外交 36/2 戴德錚、趙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76 當代中國社會問題透視 36/2 尚仲生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77 西方政治制度 36/2 譚君久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78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36/2 虞崇勝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79 公共經濟學 18/1 柳新元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80 循環(huán)經濟的理論與實踐 18/1 章 玲、彭善技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81 賠償醫(yī)學 18/1 孟祥志 基礎醫(yī)學院
82 司法實踐 18/1 王一平 WTO學院
83 國際商務規(guī)則與實戰(zhàn)技巧 18/1 王追林 WTO學院
84 中國教育發(fā)展史 18/1 程斯輝 教育科學學院
85 網絡信息資源處理 18/1 王 梅 圖書館
三、數學與自然科學領域
86 網站設計與開發(fā) 18/1 孟 健 信息管理學院
87 博弈論 36/2 范如國 經濟與管理學院
88 科學技術史 36/2 張密生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89 數學精神與方法 36/2 杜乃林 數學與統(tǒng)計學院
90 材料科學 36/2 方鵬飛
黃世文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
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
91 20世紀物理學 36/2 揭泉林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
92 激光原理與應用 18/1 于國萍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
93 納米科技的基礎和應用 18/1 石 瑛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
94 人類生存發(fā)展與核科學 18/1 吳奕初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
95 化學與社會 36/2 程功臻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
96 大學化學實驗 18/1 席美云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
97 生命科學導論 36/2 黃詩箋 生命科學學院
98 病毒與生命 18/1 郭德銀 生命科學學院
99 生物技術導論 18/1 李立家 生命科學學院
100 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學 18/1 王青鋒 生命科學學院
101 遺傳與遺傳工程 18/1 王建波 生命科學學院
102 多媒體電子地圖技術與應用 18/1 杜清運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103 遙感影像的多學科應用 18/1 胡 勇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104 趣談地圖 18/1 黃仁濤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105 產業(yè)生態(tài)學 18/1 吳 峰、鄧南圣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106 水能利用概論 18/1 高仕春 水利水電學院
107 工程項目管理 18/1 胡志根 水利水電學院
108 水安全與水管理 18/1 李可可 水利水電學院
109 水務管理 18/1 馬軍朝 水利水電學院
110 人居環(huán)境與綠色建材 18/1 阮 燕 水利水電學院
111 地下空間的開發(fā)和利用 18/1 肖 明 水利水電學院
112 水利工程現代化技術 18/1 洪 林 水利水電學院
113 水力發(fā)電工程 18/1 田士豪 水利水電學院
114 綠色電力 18/1 向鐵元 電氣工程學院
115 電與電能 18/1 丁堅勇 電氣工程學院
116 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18/1 邵 青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117 土木工程概論 18/1 楊海紅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118 交通運輸與區(qū)域經濟 18/1 鄒維列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119 核電站與環(huán)境安全 18/1 李愿軍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120 地下空間與未來世界 18/1 曾亞武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121 工程建設與環(huán)境協(xié)調 18/1 鄒 勇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122 安全工程基礎 18/1 賀小明 動力與機械學院
123 材料防護與資源效益 18/1 謝學軍 動力與機械學院
124 人機工程學基礎及應用 18/1 楊克修 動力與機械學院
125 Internet應用及安全 18/1 杜瑞穎 計算機學院
126 惡意軟件(病毒)的分析與防范 18/1 傅建明 計算機學院
127 自然計算方法導論 18/1 梁意文 計算機學院
128 信息安全概論 18/1 張煥國、彭國軍 計算機學院
129 上網安全與信息安全意識 18/1 彭國軍 計算機學院
130 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與實踐 18/1 張 健 計算機學院
131 智能問題求解方法 18/1 朱福喜 計算機學院
132 宇宙新概念 36/2 趙江南 電子信息學院
133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18/1 李 松 電子信息學院
134 數字媒體傳播基礎 18/1 陳淑珍 電子信息學院
135 機器人概論 18/1 許賢澤 電子信息學院
136 生殖健康 18/1 孟運蓮 基礎醫(yī)學院
137 常見疾病防治 18/1 刁路明 基礎醫(yī)學院
138 食源性寄生蟲病 18/1 董惠芬 基礎醫(yī)學院
139 急救醫(yī)學 18/1 魏 捷 第一臨床學院
140 急救知識 18/1 許喜泳 第二臨床學院
141 飲食營養(yǎng)與慢性疾病 18/1 汪春紅 公共衛(wèi)生學院
142 生物恐怖與生物安全 18/1 鄧訓安 藥學院
143 談醫(yī)論藥 18/1 束家有 藥學院
144 口腔保健 18/1 臺保軍 口腔醫(yī)學院
145 多媒體應用與開發(fā)基礎 18/1 陳 萍 計算中心
146 計算機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18/1 吳黎兵 計算中心
四、中華文明與外國文明領域
147 中國文化概論 36/2 李建中
王三山 文學院
信息管理學院
148 中國文學簡史 36/2 孫東臨 文學院
149 漢字與中國文化 18/1 趙世舉 文學院
150 中國山水文化 18/1 陳水云 文學院
151 德國現代化 18/1 李工真 歷史學院
152 阿拉伯世界的歷史、現狀與前景 18/1 李榮建 歷史學院
153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18/1 倪 婉 歷史學院
154 美國歷史與文化 18/1 潘迎春 歷史學院
155 英國文化 18/1 徐友珍 歷史學院
156 中國古代數術文化 18/1 晏昌貴 歷史學院
157 西方美術鑒賞 36/2 陳望衡 哲學學院
158 中國哲學智慧 36/2 徐水生 哲學學院
159 西方文化概論 36/2 趙 林 哲學學院
160 西方哲學史 36/2 趙 林 哲學學院
161 康德黑格爾哲學 18/1 鄧曉芒 哲學學院
162 日本文化與日本民族 18/1 徐水生 哲學學院
163 世界文學名著導讀 36/2 任曉晉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164 圣經與西方藝術(雙語教學) 18/1 熊杰平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165 俄羅斯社會與文化 18/1 胡谷明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
166 唐詩宋詞欣賞 36/2 李敬一 新聞與傳播學院
167 中外戲劇文化精粹 18/1 程 蕓 藝術學系
168 中華民間文藝與戲曲民俗 18/1 鄭傳寅 藝術學系
169 戲劇藝術鑒賞與校園戲劇導論 18/1 方志平 藝術學系
170 民族文化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 18/1 孟曉莉 藝術學系
171 《四庫全書》與中國文化 18/1 馬朝軍 信息管理學院
172 中國藝術精神 18/1 王三山 信息管理學院
173 中國的世界遺產賞析 18/1 王三山 信息管理學院
174 世界著名大壩賞析 18/1 何金平 水利水電學院
175 中國美術鑒賞 36/2 王誠浩 城市設計學院
176 中外名城賞析 18/1 魏 偉、周 婕 城市設計學院
177 建筑與音樂 18/1 尚 濤 城市設計學院
178 中國鄉(xiāng)土建筑賞析 18/1 王炎松 城市設計學院
179 現代奧林匹克文化 18/1 曾洪濤 動力與機械學院
180 原始儒家精義 18/1 張 杰 留學生教育學院
181 戰(zhàn)爭史 18/1 吳忠國 軍事教研室
182 易經與中國文化 18/1 孫勁松 教育科學學院
五、跨學科領域
183 社交禮儀 36/2 李榮建 歷史學院
184 科技革命與世界發(fā)展 36/2 胡才珍 歷史學院
185 人類生存環(huán)境與考古 18/1 陳官濤 歷史學院
186 女大學生形象設計 18/1 劉吉樺 新聞與傳播學院
187 現代標準化與質量管理 18/1 何紹華 信息管理學院
188 創(chuàng)業(yè)學 36/2 韓國文 經濟與管理學院
189 性與社會 36/2 周運清 社會學系
190 公共關系學 36/2 余永躍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191 領導學 36/2 鐘青林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192 創(chuàng)新思維技巧訓練 18/1 石超明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193 大學生求職方法與技巧 18/1 石超明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194 領導心理學 18/1 王新山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195 健康教育學 18/1 張曉燕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
196 人文化學 18/1 胡繼明 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
197 生態(tài)設計與技術 18/1 嚴 雪 生命科學學院
198 資源環(huán)境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 36/2 林愛文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199 地圖歷史與文化 18/1 劉沛蘭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200 全球變化與環(huán)境導論 18/1 周培疆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201 能源與環(huán)境 18/1 王紅萍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202 自然災害與防災減災 18/1 李 全 資源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
203 圍棋思維與文化 18/1 田士豪 水利水電學院
204 西北地區(qū)水資源與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 18/1 謝 平 水利水電學院
205 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 18/1 張 翔 水利水電學院
206 裝飾材料與居住文化 18/1 吳定燕 水利水電學院
207 河流概論 18/1 熊治平 水利水電學院
208 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 18/1 余明輝 水利水電學院
209 全球氣候變化與水資源 18/1 張利平 水利水電學院
210 水與人類生存 18/1 肖益民 水利水電學院
211 大學生專利設計與實踐 18/1 李江云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212 房地產概論 18/1 王望珍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
213 建筑美學 36/2 趙 冰 城市設計學院
214 趣味素描 18/1 溫慶武 城市設計學院
215 產品設計 18/1 楊 正 城市設計學院
216 水質與社會發(fā)展 18/1 劉廣容 動力與機械學院
217 能源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 18/1 熊揚恒 動力與機械學院
218 動漫畫基礎 18/1 翁子揚 印刷與包裝系
219 艾滋病防治 18/1 侯 煒 基礎醫(yī)學院
220 人體生理學與心身健康 18/1 萬 瑜 基礎醫(yī)學院
221 生命科學與人類文明 18/1 嚴曉紅 基礎醫(yī)學院
222 健康心理學 18/1 王高華 第一臨床學院
223 大學生心理健康 18/1 章軍建 第二臨床學院
224 大學生健康 36/2 譚曉東
郭晉武 公共衛(wèi)生學院
校醫(yī)院
225 現代生活方式與健康 18/1 汪春紅 公共衛(wèi)生學院
226 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 18/1 曾曉波 藥學院
227 大學生健康與保健 18/1 張 燕 體育課部
228 專利信息與發(fā)明創(chuàng)新 18/1 江海濤 圖書館
229 大學生學習方法 18/1 郭昊龍 教育科學學院
230 大學生與大學發(fā)展 18/1 黃明東 教育科學學院
231 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 18/1 胥青山 教育科學學院
232 教育社會學 18/1 鄧和平 教育科學學院
233 大學生職業(yè)規(guī)劃與就業(yè)指導 18/1 吳洪波 就業(yè)指導中心
234 KAB創(chuàng)業(yè)基礎 36/2 夏清華 經濟與管理學院
上一篇: 華安工業(yè)旅游區(qū)(安華工業(yè)園)
下一篇: 樂觀游旅游網(樂游天下旅游)
4 2
164 0
139 0
128 0